【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或讨论资本市场大动作】
6月14日上午消息,政府智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今日表示,在五年一次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可能涉及的议题将包括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大动作,人民币国际化等重要议题。
五年一次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一再推迟。李扬今日在社科院举办的“G20前瞻:全球经济困境与经济挑战国际研讨会”上解释,这是五年一次召开的会议,重要性要高很多,但目前各方面都想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会议里所以一再延迟。他表示,金融改革正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设计,争议很大意见不统一,但急迫的现实是监管体系如果不改革已经危及到安定了。

此前市场人士预计该会议下月会召开。李扬透露,可能涉及到的议题会包括: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会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围绕基础设施和城镇化的投资筹资安排;资本市场也会有大动作,即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强调为企业筹资和资源配置提供有效机制的作用;重新梳理和敲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步调、领域和对策。
针对资本市场,他认为,去年资本市场出现很多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资本市场长期被扭曲,首先需要资本市场回归本来面目,强调其为企业筹措资金和为资源配置提供有效机制——最近围绕这个已经有很多机制性改革了。
李扬还表示,今后若干年中国的金融改革将围绕四个方向展开:其一是推进利率、汇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市场化改革;其二为经济发展创新筹措长期资金;其三、致力于去杠杆管理金融风险;其四、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将围绕四个方向展开】
今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实体经济发展陷入新的困境,自然会对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在今后若干年,中国金融改革将主要围绕四个方向召开。
李扬今日在“G20前瞻:全球经济困境与政策挑战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其最新观点。他认为,这四个方向分别是:一是进一步推进利率、汇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配置的金融环境;二是为经济发展和创新筹措长期资金;三是致力于“去杠杆”,管理金融风险;四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小川现身会见IMF第一副总裁 】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央行行长周小川会见了来华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中国2016年度第四条款磋商的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双方主要就第四条款磋商情况、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基金组织改革、加强中国与基金组织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周小川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基金组织的作用,愿与基金组织就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的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利普顿表示,本次磋商期间,人民银行等中方各部门与基金组织就中国经济前景、改革进展、未来挑战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会谈。未来,基金组织愿与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合作,为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支持。
根据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四条款,基金组织每年与成员国进行一次年度磋商,与成员国就经济金融形势及政策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和发布评估报告。参加第四条款磋商是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核心义务。
这是近日周小川在接连缺席两大重要会议後的首次现身。2016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根据主办方5月30日拟定的日程,人行行长周小川将出席会议,并且第一个发表主旨演讲。但直至6月12日,媒体和到场嘉宾正坐等周小川发言时,才发现其缺席陆家嘴会议。要知道陆家嘴论坛的主办单位除上海市政府外,则是一行三会。官方对此并没有做相关解释。而此前,周小川刚刚“临时”取消中美战略论坛新闻吹风会。
访问结束之际,利普顿先生发表了以下评论:
“中国继续向可持续增长路径转型,在再平衡的许多方面取得进展。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种转型有时艰难而崎岖,但其成功对于中国和世界至关重要。我们本周在北京举行的讨论侧重于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政策应对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政策的紧迫性。
“中国当局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挑战,已明确表示(包括在各种政策声明和最新的五年规划中)将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现中国经济向“新常态”的转型。这些包括促进消费、扩大服务业、保护环境、进一步开放经济、扩大公共服务、减轻贫困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总体来看 ,改革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仍有不均衡之处。我们看到,从工业转向服务业的进展巨大,而解决信贷增长问题的进展则相对较少;在放开金融市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在改善治理机构和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方面的进展则相对较少。结果是,脆弱性仍在上升,用于应对冲击的缓冲也在消耗。这进一步凸现了实施改革的迫切性。
“近期增长前景已经增强,这得益于最近采取的政策支持措施。然而,信贷快速增长、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日益庞大、不透明、相互关联的金融部门给中期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脆弱性,确保经济实现更加强健、可持续的中期增长,需要在若干领域果断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全面的一揽子政策。
“企业债务虽仍可控,但数额庞大且快速增长。为避免今后出现严重问题,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已经势在必行。需要全面的计划和具体的行动,来硬化预算约束(特别是对国有企业),对薄弱企业进行重组或破产清算,确认和分配损失,处理相关的社会成本,并便利市场准入。鉴于这方面涉及的广泛挑战,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人员配备充分、具有清晰职能的工作小组,并以正在实施的煤炭和钢铁行业重组计划为基础,来推动和实施现实可行的国企重组并处理与之相关的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经济增长适度放缓是中国必要转型的自然结果。宏观政策应当与下述目标相一致,即在近期内降低脆弱性,并使经济增长率稳定在可持续的水平——2017 年为 6%左右。信贷增长速度需大幅放缓,以使信贷/GDP 比率稳定下来。预算外投资支出应转变为有利于再平衡和改革的预算内措施。关键的财政改革包括:使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责任相一致;扩大社会保障;实施新的预算法;推进税收制度现代化,以提高其累进性。对化石燃料和污染大幅征税(如碳税或煤税)有助于使经济增长更加环保,并能增加财政收入。例如,对燃煤适当征税将显著减轻当地空气污染,可在 2030 年前防止四百至五百万人过早死亡。
“为了防范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中的风险,需要在多个领域采取行动。我们认为,显然需要在各监管机构和市场采用更加协调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增强银行缓冲,积极主动地确认潜在损失,以及提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稳健性。应继续控制影子产品大幅增长带来的风险。“继去年调整以来,人民币汇率正变得更加灵活和市场化。代表团鼓励当局继续推进这一过程,目标是在今年几年内实现汇率有效浮动。尽管中国的外部顺差仍略强于中期经济基本面对应的水平, 经评估,人民币汇率与基本面大体一致,这与我们在去年第四条磋商中所作评估类似。
“中国当局在改善数据以及加强向市场和公众的信息沟通方面已取得进展。我们鼓励当局继续努力弥补依然存在的显著数据缺口,特别是在国民账户和政府财政方面。信息沟通应当在澄清当局政策意向、减少不确定性和调整预期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断改善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中国管理目前的历史性转型。
“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转折点。考虑到过去30多年来,中国在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当局对于推动其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方面的强有力的承诺,我们对于中国能够再次找到办法,克服面临的挑战充满信心。我们也希望当局取得成功。

“代表团感谢中国当局过去几周的盛情接待和富有成效的讨论。”(来源:证券之星)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爱股票APP,盘中实时推送涨停潜力股!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